穿越時空的醫學 III - 中醫(電子書)

跳越時空的醫學(III) - 中醫

目錄

 

中醫必備的基礎觀念

太極的觀點

中醫的兵法

藥物比例關係

中醫在治療癌症的原則

常見疾病的見解與對話

I.鼻咽癌

II.肺癌/胃癌

III.乳癌

IV.肝癌

V.大腸癌

VI.子宮頸癌

結語

 

中醫必備的基礎觀念

太極的觀點

太極圖之意義

太極之氣逆轉(左旋),如地球、宇宙行星、佛光均如此。太極圖為立體圖。

外周圓:時間越長久則轉越快越圓;時間越短則轉越慢越不圓。其意義代表

        總和固定(=洛書)

二極點:固定距離(=河圖),如同連通管,轉化陰陽。此二極點從此切面看為

        二點,實則為一相通之轉化管,此一轉化管即名「無極」。陰陽之轉

        化若是透過「無極」轉化而來,則陰陽二者必達另一平衡。若陰陽非

        經「無極」轉化,而經「接觸」轉換,此時就會變成濁陰、濁陽,進而

        影響整個太極之運轉,而出現休、囚、死之相,最後整個太極變成另一

        個「無極」。陰非滿,不足以轉化為陽;陽非滿,不足以轉化為陰。

陰陽之接觸線:此線即為「氣」,負責帶動二極點之運轉,而不負責陰陽之轉

        化。二極點轉動之中心點(不動點),不一定在二極點之正中間,而是

        隨陰陽比例調整不動點位置,使太極圖達動量平衡。為維持太極轉動慣量的平衡,重濁者轉動半徑小且在前在內,輕清者轉動半徑大且在外在後。

太極圖之變化:正常à氣運轉失調à轉動速度變慢,外周圓變形à二極點距離

        改變à陰陽經「接觸」轉換à清濁不分à陰陽決離à死à另一混沌

註:二極點代表定業,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不動的,但某些人可透過修行,將定業變為不定業,繼而使二極點縮短,如此太極轉動變快,即為「消業障」。

 

無極太虛氣中理,太虛太極理中氣:乘氣動靜曰陰陽,陰陽分之為天地;

未有天地氣生形,已有天地形寓氣;從形究氣曰陰陽,即氣觀理曰太極。

 

空中妙有即混沌,隨順因緣生太極,太極起源於一氣(願力、業力),一氣循環無端倪(在虛空中以不相交之8字循環無端),同氣相求漸凝聚,因其快慢分兩儀,生成先天之太極。兩儀繞海而交替,遂成四象二焦距(後天之海2,8;2,8等距為河圖),二八易位先天閉,成就後天之太極(即洛書),始生萬物陰陽地,再易二八續先天,後天形寓先天氣,先天盡時後天亡,變回混沌再循環。

 

應用:

  1. 步態: 兩立足點為二極點,步態流暢性代表太極轉動流暢性,足尖的外八或內八代表預測太極能量的外散或內聚,起落腳間足部的晃動代表太極的穩定度。以下是常見的病態步態:

Ataxia(運動失調):若閉閤眼同等嚴重--小腦病變,寬腳掌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若僅閉眼嚴重—posteriot column dz(本體感覺喪失)

Steppage gait:foot drop, peroneal n injury, 形如爬樓梯以代償腳背下垂

Hemiplegic gait:spastic gait / scissors gait,中風半癱,腳向外滑一圈

Festinating gait:Parkinsonism gait,越來越小步

Clownish gait(小丑步):Huntington chorea,如跳舞

Waddling gait(搖擺步):屬肌肉萎縮症,如鴉行走,步寬而搖

Bizarre gait:用Hoover sign DD。當排除單腳癱瘓後,即是歇斯底里症。

 

  1. 丹田: 下丹田在下腹,上丹田在甲狀腺,分別代表二極點,下丹田為無形之氣,上丹田為有形之血,脾胃居其中而主氣血之平衡。甲狀腺為血分轉換點,下丹田為氣分轉換點。風輪代表丹田控制區;水輪代表丹田作用力。
  2. 藥方: 虛設二極點為二臣方,推動之氣為君方,引經藥入相關臟腑。
  3. 魂魄: 魂魄為二極點,精氣則推動太極轉動,神則為太極穩定性之整體表現。
  4.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中醫的兵法

使用中藥方劑,如同作戰,藥物間的比例非常重要,單味藥為單兵,藥方為部隊單位,所以開藥方時通常為一主方二臣方加引經藥調和藥,科學中藥或飲片皆然。在提方劑各論之前,我先提兵法與藥方的關係,才能建立起方劑的概念,繼而使方劑發揮最大效用,使中醫藥再顯揚於世。

Ⅰ.兵法原則及藥物引申應用

  *攻打:至少兵力是對方三倍以上,鬥一守二,速戰速決

   引申:正氣是邪氣的三倍以上時,採攻勢,其藥物比例為攻:補=1:2,宜短期使用,若長期使用則不宜。

 

  *招降:我方兵力至少是對方5-10倍以上,若低於5 倍,招降當導致內部被間諜滲透分化

   引申:招降相當於八法中的和法。當正氣是邪氣五倍以上時,才能用和法,否則邪氣入內蟄伏而成痰,他日必成大禍。目前日本、台灣大多數中醫師以小柴胡湯來治療肝功能異常,也是犯誤用和法之錯誤。

 

  *先頭部隊: 探子、間諜、騎兵隊、前鋒,為全軍之1/4 – 1/10

   引申:引經藥所佔比例為全藥方的1/4 – 1/10

 

  *部隊中(間)的協調者(國之大老): 為全軍之1/10

   引申:一般指甘草,但不一定,所佔比例最多為全藥方的1/10

 

  *戰爭不可關門打狗,否則對方可能背水一戰,雖贏得戰爭,國力可能一蹶不振。戰勝之後,以安內(2)為主,攘外(1)為輔。太平之後,要斬草除根。至於窮寇莫追是指無防範準備之情形。

   引申:在治療腫瘤時,必須要讓腫瘤之氣有所出,並避免其他臟腑經絡受傷。當腫瘤攻到只剩原本一半大小時,此時以補正氣為主,消腫瘤為輔。當身體正氣如常人時,則務必將腫瘤連根清除。在治療腫瘤時,脈象是判斷治療的最佳方式,惟目前會把脈者太少,才使中醫一直勢微。

 

  *攻戰之時,不可放任部下一味殺閥,必用軍紀矯正。

   引申:藥之所過,必傷其經。攻藥以針對某臟腑經絡,並避免其他臟腑經絡受傷,且要使攻伐中所產生的毒(廢物)有排出路徑,否則仍會造成身體的傷害。攻破之時,畏其破氣傷陰太過,必兼理氣降氣。

 

*論勢不論兵—對全軍的「勢」比各別士兵戰鬥力更重要。

   引申:單兵在不同部隊中,其角色與功能會隨之改變。相同道理,單味藥在不同方劑中角色也不同,所以中藥也是論「方」不論「藥」。

  *戰爭決定勝負因素無非「正」、「奇」而已。

   引申:能否治癒疾病,就靠「正治」、「從治」之應用罷了。

 

  *不攻敵之強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而攻敵之弱

     明修棧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暗渡陳倉

    (少兵多攻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多兵少攻)

       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↓

     多攻乃使敵態勢固定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多補乃使我方態勢不受約束

     半進半退(主)是誘敵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陽奉陰違

    引申:「半進半退」即是退,乃以「進」來掩飾「退」的事實。疾病在相剋階段時,則會出現「半進半退」之相。

 

  *作戰要有先知之明

   引申:「一脈十變」即可知邪氣之變化,方能採取相對之應變策略。

 

  *近(短期)攻擊—直線攻擊;遠(長期) 攻擊—迂線攻擊

   引申:短期治療以正治為原則;長期治療以從治為原則

 

  *作戰原則:十倍兵力—包圍、招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五倍兵力—攻擊,可分三軍五軍,人數並非平均分配,真假虛實部署,敵軍必感迷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倍兵力—使敵軍分割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等倍兵力—全力戰鬥,採誘敵法,有二:退二進三、圍魏救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居於劣勢—退卻;多方游擊戰;兵分多路選一點進攻,並有部份打游擊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沒有勝算—不戰

   引申: 1)正 > 3邪:採陽(攻、破)1陰(守、補)2 或進三退一,速戰速決。

         2) 3邪 >正 > 1邪:採陽(攻、破)3陰(守、補)1

         3)正 > 5邪:採和法

         4)正 < 1邪:採從治法,陽(攻、破)1陰(守、補)3,偶爾攻之

         5)完全無治癒希望時,只能以症狀治療。

 

  *治氣之策:1)治氣—避敵之朝氣,攻敵之暮氣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)治心—自己安定,待敵人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)治力—利用地形,待敵來攻,以逸待勞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)治變—嚴陣以待,不正面衝突,而出其不意

   引申:可將之引申為治療腫瘤之對策:

        1)直搗病所:直攻腫瘤

        2)補正氣、厚腸胃:使藥物得以吸收,有能量對抗腫瘤

3)改善環境影響:陽宅陰宅之影響、佈施、法會

4)靈活變化治法:可利用外邪將藥物帶入攻邪

 

  *「慈不掌兵,義不掌財」,將領常犯之錯誤:

     1)抱定必死之決心à忽略退卻策略,而致無謂犧牲

     2)過份相信會有救援à會被俘

     3)性情暴躁à易中激將法,陷入敵之陰謀

     4)過份愛惜名譽à易被謠言中傷

     5)過份愛民à易被瑣碎事務煩擾,影響作戰

   引申:醫道必王霸并用,而後出奇制勝,始能救生死於頃刻。

        補正祛邪,王道也;祛邪不補正,霸道也;補正 > 祛邪,王道之純也;補正 < 祛邪,霸道之謫也;補正不祛邪,學王道之誤也;祛邪又瀉正,學霸道之忍者也。

        1)抱定必死之決心à忽略退卻策略,而致無謂犧牲:目前西醫化學治療

        2)過份相信會有救援à會被俘:過度強調補正即能祛邪

        3)性情暴躁à易中激將法,陷入敵之陰謀:對治療原則不俱信心,常因腫瘤表現症狀改變而改變治療原則

        4)過份愛惜名譽à易被謠言中傷:怕傷正氣而不敢攻

        5)過份愛民à易被瑣碎事務煩擾,影響作戰:過度重視非關主要疾病症狀之處理,而使主要疾病不斷惡化

 

  *作戰「五事」「七計」:

   「五事」:道(原則)、天(時機)、地(環境)、將(領導者)、法(制度)

「七計」:1)君主是否擁有原則?

         2)將是否能幹?

         3)天地條件是否完整?

         4)法令是否具備?

         5)兵眾是否強勁?

         6)士兵訓練是否完成?

         7)賞罰是否分明?

引申:「五事」指對疾病的看法:疾病的因果、疾病的階段、陰陽宅影響、病人本身天命、可治療的方法

     「七計」指使用藥物的考量:1)以何為君藥?2)以何為臣藥?3)虛設二極點是否適合此病人?4)治則是否妥當?5)引藥是否妥當?6)單味藥選擇是否足夠?7)預期達到藥效為何?

 

 

  *當敵軍守勢良好,我方久攻不下,當如何?將我軍分成三隊:1)作防守、壯聲勢、不出聲2)積極屯糧3)打游擊戰,引蛇出洞,低階官率領挑戰

   引申:腫瘤做血管栓塞或放射線治療後,纖維化的組織無疑是殘餘腫瘤精英的避風港,在臨床上藥物幾乎無法攻入,就治療上,只能採補正氣及處理由這些纖維化組織所流竄出的腫瘤,須長期對抗之,通常病人是最後的輸家。

 

  *敵攻我要害,如何?採強硬攻勢,主動出擊,並不時打游擊戰,使敵無法得到休養。

   引申:有三種情況完全不理腫瘤而先處理:1)二便不通2)腹脹3)病發不足。當腫瘤侵犯重要部位而無上述三種情況時,則短期內全力攻伐。

 

  *如何應付敵之襲擊?以輕騎隊迎之。

   引申:在疾病中所謂敵之襲擊是指恰巧有外邪入,此時挾內邪而作亂,此時當速以風藥除外邪。

 

  *被圍攻時,當如何(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時)?分成三隊,不通過埋伏,選一點突圍,分不同三路前進在會合,會合後再迅速攻擊。

   引申:當氣血臟腑都轉移時,此時不論腫瘤是屬氣分或血分,採陰陽變易法(即啟陽氣於陰分)方有一線生機。

 

  *如何攻城池?絕其糧道,層層包圍,留一退路,犯不著派兵攻打城池。逃出之軍,以騎隊狙擊。

   引申:在治療腫瘤時,必須要讓腫瘤之氣有所出,並避免其他臟腑經絡受傷。故預留腫瘤出路,選多種引經藥帶攻破藥以攻之,此時亦當補正氣、厚腸胃,以免攻破藥傷胃氣與正氣。對於轉移出之腫瘤,以風藥併理氣藥領攻腫瘤之氣/血(依腫瘤特性而定)分藥。

 

  *我軍已深入敵境,當如何?我軍此時為「先鋒」,當積極備甲應戰,不可一味固守而待後援。

   引申:當攻破腫瘤之時,在短時間內應極力搶攻,之後才攻(主)補(次)之,繼續處理殘餘腫瘤。

 

  *凡兵之起者有五:爭名、爭利、積惡、內亂、因飢

   引申:疾病起因有內因、外因、不內外因,通常互相挾雜。

 

 

 

Ⅱ.藥物比例關係         離經  4  相剋 2  相生 1 相生 1/2相剋 1/4離經

  *疾病階段與相應治法: ---+---+---+---+---+---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正治     從治     正治   正治    從治   正治

  *相生:正治,不變易,一般原則。AàBàCàDàEàAàB…..

         eg. 陽Aà陰B or 陰Aà陽B,此時 4B > A > 2B

  *相剋:從治,變易,特別原則。即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。

         eg. 陽Aà陽C or 陰Aà陰C,此時 C > A > 0.5C

  *藥引:為全方之1/4 – 1/10

  *調和之藥為全方之1/10;佐藥為全方之1/4 – 1/6

  *一君二臣:臣藥為君藥的1/2 – 2/3

  *攻破法:

     1)正 > 3邪:採陽(攻、破)1陰(守、補)2 或進三退一,速戰速決。

     2) 3邪 >正 > 1邪:採陽(攻、破)3陰(守、補)1 或緩兵之計

     3)正 > 5邪:採和法

     4)正 < 1邪:採從治法,陽(攻、破)1陰(守、補)3,偶爾攻之

  *隔二隔三法:當疾病達相剋階段時,採用之。將五行切成2 + 3, 分段處理後,再相連接。

Ⅲ.藥物服用法

  *凡藥在上者,不厭其煩而少;在下者,不厭其煩而多;少服則滋榮於上,多服則峻補於下。凡病在上者,先食而後藥;凡病在下者,先藥而後食;病在四肢者宜饑食而在晝;病在骨髓者宜飽而在夜。

  *咀嚼法,取清汁,易循經絡;若至高之病,加酒煎;膈上病,以蜜煎;散者,不循經絡,只去膈上病及臟腑之病;糊麵丸者,取其遲化直至下焦;或醋炒或醋丸者,取其收散之意;煉蜜者,取其遲化而氣循經絡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中醫在治療癌症的原則

腫瘤治療

屬於積聚或癰疽或癥瘕或痃癖範疇,外表所見稱癰(如鼻咽癌、乳癌、黑色素癌),內生於臟腑而不見於外稱疽,而一般中醫將之誤為瘡瘍之症(如carbuncle, furncle, cellulitis, abscess)。癰疽乃內毒蘊結於中,發越於外。

積者屬臟屬陰,發有常處,不離其部;聚者屬腑屬陽,發無根本,忽聚忽散。積脈濇,若為腑所出,再加微或急;聚脈為濁。癥瘕指婦科腫瘤。

積為痰水,不能結硬;凡結硬者,皆雜有血,然單有血而無氣以湊之,亦為死血,不能結硬。惟氣附血而凝,血合氣而聚,然後凝為堅積。

五臟之積: 肝之積--肥氣:脂肪肝、肝硬化

           心之積—伏梁:心臟擴大、心律不整

           脾之積—痞氣:十二指腸潰瘍、胃潰瘍

           肺之積—息賁:慢性阻塞性肺疾病

           腎之積—奔豚:停經症候群、慢性腎功能不全、歇斯底里症

成因:內因(七情)併外因(六淫,地理風水)、不內外因(沖犯)而化為痰,再與氣血相結而成。

      陰癰之生,雖成於鬼祟之纏身,然必正氣大虛,邪使得而入之也。其人昏

        憒,多是虛症,見神見鬼,乃前愆夙債耳。

      居處安逸,樂則思淫,淫則泄精必甚,則腎水虧涸,水去火動,火動水衰,乃服藥博其久戰之歡,熱藥助火,火旺無制,而熱化毒,結於腸胃,再變膿血而生癰疽。貧賤之人所生半是陰毒;富貴之人所生盡是陰瘡。

診其病當案陰陽,陰陽不分,動手即錯。當依序為:

  1.生於何處,屬於何經絡何臟腑:依經絡氣血多少來定

  2.辨痛癢

  3.審胃氣及神

  4.便秘與否

  5.潰與不潰,轉不轉移(依一脈十變來定)

以下依序說明:

  1.厥陰太陽多血少氣,陽明多血多氣,其餘多氣少血。現存經絡臟腑氣血多,則易於建功;氣血少,則難於成效。

  2.辨痛癢:痛為陽,會邪窒經絡而麻木;癢為陰,會氣耗肌膚而麻木

    生於陽經而痛:純病陽

    生於陽經而癢:陽虛而病陰,當補陰化毒,不可損陽耗氣

    生於陰經而癢: 純病陰

    生於陰經而痛: 陰虛而病陽,當補陽化毒,不可損陰虧血

  3.審胃氣:胃乃心/心包之子,火毒不得遽發,內攻於心,心包代心受之。

     嘔(屬氣):屬陽症,傷胃氣

吐(屬血):屬陰症,傷胃血,之後才有體重下降。

  4.便秘與否:便秘者腎氣傷而腎水不足

  5.潰與不潰,轉不轉移:

    潰者脈應不足,不潰者脈應有餘,反其脈則為逆,表示毒深。

轉移必經脾胃,若脾胃有,則五臟俱轉移。若脾胃無,則他臟未俱轉移。轉移雖言經脾胃,實乃腎氣受阻。

未潰而現不足,當補陽以發其毒,人參黃耆不可緩。

已潰而現有餘,當補陰以化其毒,熟地當歸急投與。

肌肉腐爛,氣血倍傷。

治療:

  1.氣多血少(用於經絡臟腑氣血多少或現存氣血多少)當補血;氣少血多當補氣。   惟補氣多時,恐化為痰,當加枳殼微理其氣。有生機者,用補藥而奏功;無生機者,用補藥難見效。

   表淺者,痛灸至不痛,使陽毒發出;不痛灸至痛,使陰毒出陽。

   陽症:少用銀花(一兩)而輕佐補氣血之味。當再論已潰(陰症)與未潰(陽症)處理

   陰症:多用銀花(三兩)而重佐補氣血之味。不論潰與未潰,俱宜用補

  2.變症每在已潰之後,不在初起之時,其加減藥如下:

   陽症變症:

    潰後疼痛:托裡方中加川芎、蔓荊子

    潰後驚悸:加人參、茯苓、朱砂

    往來寒熱:加柴胡、地骨皮

    口渴不止:加花粉、玄參

    大便秘結:加大黃、麻仁

    小便不通:加茯苓、琥珀、木通、車前

    心虛煩悶:加天冬、遠志

    四肢厥冷:加附子、乾薑

    或嘔或吐:加生薑、半夏

    膿多者:加川芎、當歸

    血多者:倍人參、耆、朮

    口不收者:加白斂、白芨

    皮肉陷者:加肉桂、耆、附

    風癢痛者:加防風、天麻

    肌肉死者:加獨活、官桂

    疼痛極者:加乳香、沒藥

   陰症變症: 惟大用人參、耆、朮,多加金銀花、肉桂、附子,不可執陽症治法以治陰變之症。

   

  3.心性改變:(1)誠心接受事實與病痛,不怨天尤人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2)真心懺悔,戒除惡習,遠房事,調七情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曬太陽、打坐、念經,儘可能吃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4)改善環境(地理風水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5)解沖犯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6)按時服藥,忌生冷,多喝水

  4.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之缺點:殺敵而留敵之精英,侍機而動。化療迫使腫瘤由氣分轉血分;放療乃為腫瘤製造灘頭堡,使藥物不易進入。

  5. 參考處方:

NPC:又名腦後發、耳後耳下發、耳前發。

     初發: 柴胡2錢   白芍2兩    金銀花2兩   生甘草3錢

     腫瘤中期,脾胃未傷:

     腫瘤後期,脾胃已傷: 僅拖時間,無法痊癒

    oral CA:又名對口發

         初發: 當歸2兩  川芎 1兩   天花粉3錢  紫花地丁1兩 甘菊5錢

         陽疽: 金銀花2兩  蒲公英1兩  生甘草3錢  玄參1兩

         陰疽: 人參1兩  生黃耆1兩  當歸5錢  金銀花3兩  白芥子3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附子1錢

    Orbital CA: 又名目銳眥下發

         陽疽: 黃連2錢  龍膽3錢  葳蕤2錢  白芍5錢  天麻2錢        荊芥2錢  甘菊3錢  忍冬兩1兩

         陰疽: 葳蕤2兩  白芍2兩  當歸1兩  金銀花2兩  玄參5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參5錢  肉桂1錢  麥冬5錢  車前子3錢 熟地1兩

    HCC:平肝流氣飲+代赭旋覆湯+ 十六味流氣飲+木通+丹參

    Bone tumor:秦艽+六味地黃丸+貫眾

    Lung CA:平胃散/WTTC+ 代赭旋覆湯+ 十六味流氣飲+ 辛庇湯

    Stomach CA: WTTC + 代赭旋覆湯+ 十六味流氣飲+ 蒲公英

 

醫方集解—癰瘍之劑

癰疽之生,始于喜怒憂樂之不時,飲食居處之不節,或金石草藥之發動,寒暑燥濕之不調,致陰陽不平,而蘊結榮衛,凝濇而腐潰,輕者起于六腑,浮達而為癰,重者發于五臟,沉濇而為疽,淺者為癤,實者為癰,深則為疽矣,發于外者,為背疽腦疽眉鬢等疽,發于內者,為肝癰肺癰腸臍等癰,外證易識,內證難明,太陽經虛從背而出,少陽經虛從鬢而出,陽明經虛從髭而出,督脈經虛從腦而出。

若癰疽不因膏梁丹毒火熱,胃虛勞氣鬱者,止宜補形氣,調經脈,自當消散,不待汗之下之也。

金銀花寒能清熱解毒,甘能養血補虛,為癰瘡聖藥,甘草亦扶胃解毒之上劑也。

穿山甲善走能散,皂角辛散剽銳,皆厥陰陽明正藥,能貫穿經絡,直達病所,

而潰壅破堅,故以為使,加酒者,欲其通行週身,使無邪不散也

乳香調氣,托裏護心,能使毒氣外出,不致內攻。

黃耆護皮毛實元氣活血生血瘡家聖藥

連翹能散諸經血凝氣聚十二經瘡藥中不可無也

防風辛溫,若瘡在膈已上雖無太陽證亦當用之,為能散上部風邪去病人拘急也

鼠粘子解毒,無腫不用

三稜、莪朮此二味瘡堅甚者用之,不堅不用;三稜破血中之氣,莪朮破氣中之血

斑蝥能瀉毒,從小便出;巴豆能瀉毒,從大便出。

紫花地丁能散

天花粉能散

夏枯草能散

 

 

第十難

一脈為十變者,何謂也?然:五邪剛柔相逢之意也。假令心脈急甚者,肝邪干心也;心脈微急者,膽邪干小腸也;心脈大甚者,心邪自干心也;心脈微大者,小腸邪自干小腸也;心脈緩甚者,脾邪干心也;心脈微緩者,胃邪干小腸也;心脈濇甚者,肺邪干心也;心脈微濇者,大腸邪干小腸也;心脈沉甚者,腎邪干心也;心脈微沉者,膀胱邪干小腸也;五藏各有剛柔邪,故令一脈輒變為十也。

註: 在難經八十一難中,我認為此條之重要性排第二。各部位標準脈為:肺:浮短;脾:中遲;心:浮散;肝:沉長;腎:滑濡。五腑為五臟加微脈(其實在我的經驗中,五腑脈為五臟脈加一陽脈)。其原則為臟逢臟,腑干腑,表裡臟腑自相傳。因此可解答四個問題:1)本臟之邪會直傳他腑嗎?不會。2) 本腑之邪會直傳他臟嗎?不會。3) 本臟之邪會傳他腑嗎?會,經傳本腑再傳他腑。4) 本腑之邪會傳他臟嗎?會,經傳本臟再傳他臟。在未提及其應用之前,先提五臟傳變之觀念,本臟之邪先影響本臟之臟與腑,本臟之臟與腑無法敵邪之時,會傳子臟與腑。若子臟與腑正氣強,則不受邪,此時邪氣將反彈至我剋之臟與腑;若子臟與腑正氣不強,則受邪,當子臟與腑無法敵此邪氣時,會將邪氣傳至我剋之臟與腑(相乘)。若我剋之臟與腑正氣強,則不受邪,此時邪氣將反彈至母臟與腑;若我剋之臟與腑正氣不強,則受邪,當我剋之臟與腑無法敵此邪氣時,會將邪氣傳至母臟與腑。此時已經是「死」之階段(十救其一),若『1)邪氣傳剋我之臟腑(相侮),或2)五臟中,一臟立傾,或3)失胃氣之運化,或4)本臟之真臟脈見』之時,就成命絕階段,魂魄歸天矣!其臨床應用如下:

  1. 預測腫瘤的轉移或疾病影響部位:

以急性肝炎為例:初期口苦、咽乾、呃心----肝膽本身臟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初期煩躁、失眠、心悸、腹悶----邪氣傳心小腸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發病期食慾差、黃疸、四肢無力----邪氣傳脾胃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嚴重時腹水、肝腎症候群、少尿----邪氣傳腎膀胱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末期呼吸衰竭、肝肺症候群----邪氣傳肺大腸

以大腸癌為例:初期便秘、血便----癌在大腸、局部淋巴腺(氣分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期----經中醫脾轉移到肺,此時五臟氣分俱已轉移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期----體重減輕,轉移至五臟血分,產生血結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末期----呼吸衰竭--à心衰竭

  1. 傷寒論邪變是最常見之應用:邪入太陽--à入少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↓↑陽明不受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邪傳陽明--à入太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陽明不受↓↓↑少陽不受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邪傳少陽--à入厥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少陽不受↓↓↑太陰不受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邪傳太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太陰不受↓↓↑少陰不受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邪傳少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少陰不受↓↓↑厥陰不受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邪傳厥陰

 

 

 

 

常見疾病的見解與對話

I.鼻咽癌

 

II.肺癌/胃癌

 

III.乳癌

 

IV.肝癌

 

V.大腸癌

 

VI.子宮頸癌

 

 

結語

「學醫不求世間財,寧使藥架聚塵埃」